根據地形和土壤條件,可建在地面或地下,即分為開放式和封閉式。根據形狀特點,可分為圓形和矩形兩種。由于建筑材料不同,可分為:磚砌水池、漿砌水池、混凝土水池等,水庫的布置原則與水窖基本相同。
開式圓形貯水池:池體由底部和池壁兩部分組成。池底原狀土夯實后,用水泥砂漿砌筑,然后澆筑混凝土。池壁分砌體、砌磚、混凝土三種,可根據當地建筑材料選用。結構特點:封閉式水庫的單位投資小于井壓式水庫,無頂蓋,易于建成大容量水池。
敞口矩形水庫:該水庫按材料不同可分為磚砌水庫、砌體水庫和混凝土水庫。池體組成、附屬設施配置、池壁結構與圓形池相同。其結構特點是應力條件不如圓形,特別是邊角薄弱,需要加固防滲,特別是防止較厚邊墻和較薄池底不均勻沉降造成裂縫。
閉式圖形蓄水池:這種形式相當于在開式圓形蓄水池上加一個頂蓋,起到保溫、防蒸發的作用。為減少荷載和投資,頂蓋采用薄殼混凝土拱板或肋拱板,池體盡量布置在地下,以減少池壁厚度和工作量。
封閉矩形水庫:這種形式相當于在開放矩形水庫上增加一個頂蓋。頂蓋采用混凝土空心板或肋拱板空心板,并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使用要求,在頂蓋上設置一定厚度的保溫層和覆蓋層。這種矩形水池與封閉圓形水池相比最大的優點是適應性強。一般情況下,可根據地形和庫容要求選擇不同的尺寸,使庫容變化較大。
預制蓄水池選址原則
水庫建在350-700m高程,生活在相對集中、用水困難的自然村,有自然水(自然降雨)面積,可建引水溝,地形平坦或前后無滑高坎;山坳可自流灌溉,要求地層密實、堅實、不透水,避開污染源,嚴禁在散落顆粒、坡積物、滑坡、裂隙的堆石窖上修建水池。
上一條: 整體式化糞池處理日常使用問題
下一條: 預制隔油池處理及分析